顶点笔趣阁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六百一十六章 董卓进城

第六百一十六章 董卓进城


现在  或者不太可能把洛阳变成自己的基地  但是  在董卓兵败迁都洛阳  放火焚烧洛阳的时候  那时  便是刘易的时机

        那时候  董卓被天下联军所败  吕布在虎牢关被刘备、关羽、张飞联手战败之后  他便开始策划迁都长安之事  那个时候  董卓怆惶撤走  便是刘易进占洛阳的时候  而董卓强行迫迁的洛阳百姓  刘易也可以在突然出兵  将百姓截留

        而传说中  洛阳被焚烧成废墟  这一把火烧了三天三夜  到时候  刘易可以在火起的时候便快速率军进城  把火灭了  如此  最少都可以保存洛阳城内的大部份建筑

        历史上  董卓撤离洛阳之后  洛阳城并没有真的就消失  后来不及还有被匈奴人洗劫的记录  那就证明  就算没有自己的出现  洛阳也不会真的成为一座无人之城  要不然  匈奴人也不会前来抢掠  悲情才女蔡琰  便是那个时候被匈奴左贤王掳走的  还有  董卓迁都长安之后  洛阳似乎就一直都成了无主之地  并没有任何一个枭雄将洛阳占为己有  连曹操从董卓的手里抢回汉献帝之后  也是带到了许昌去  把许昌定为都城  。…。

        到那时  洛阳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大家都忽略的地方  刘易占了  刚好合适

        这些  都是要根据以后的情况发展如何才可以定夺  刘易暂时也不好和戏志才、贾诩他们多说什么  眼下  还是专注于目前的事

        有了明确的思路  接下来的事便很好计划了  总的来说  便是先静观其变  平时大家该做什么便做什么  就等他们谁分出胜负了  再迅速的撤离洛阳  可先回洞庭湖新洲

        至于刘易所想的  把握机会把洛阳也变成自己的基地  则不用急  一切  都还要等天下群雄起兵讨伐董卓之后再说  此刻  应该便是保存自己的力量  保护好少帝  待董卓废立之后  便把少帝带离洛阳  那时候  便可以先回洞庭湖新洲作一个休整  等待天下群雄起兵

        到时候再来洛阳  便不会是现在的这点兵马了  打算要在洛阳站得住脚  兵马少了是把守不住的

        目前  还要应付的是皇后的问题  估计  朝中的众臣  知道皇后在刘易的手上  他们必然会来请皇后回宫的  但董卓要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的事  应该就是在近几天的时间  刘易可不想皇后再回宫受董卓的威协  只要拖上几天便好  那时候  只要董卓所控制的陈留王做了皇帝  那么皇后和少帝便是不是董卓所重视的人了  当然  虽不重视  但董卓也肯定不想皇后和少帝活着的  所以  皇后只在自己的身边  刘易才会真的放心  。…。

        另外便是当撤离洛阳的时候  要如何躲开董卓的耳目  或者  万一董卓发现了自己等人派骑兵来追击的时候  应该要怎么样应对的事

        这些  有戏志才和贾诩在  自然都不会有什么的大问题  他们智计百出  随便都能够想出好几种应对之策

        第二天一早  便从宫中传来消息  传国玉玺竟然不见了  这可是一件大事  因为传国玉玺是皇帝的信物  本身又是一个价值连城的物件  传说  谁得到了传国玉玺  谁便是天命所归  传国玉玺的丢失  更印证了大汉气数已尽、天下大乱的传言  一时间  人心惶惶  城内的气氛  似乎能够和先帝驾崩时的气氛差不多  惶惶不可终日  可是遍搜之后  怎么都搜不到

        刘易这个后来人并不觉着什么  可是  连戏志才及贾诩都觉得有点惶惶然  皇后也一脸愁容

        刘易倒有点印象  传国玉玺后来在城内的一口枯井当中被孙坚寻到  并带到了南方去  后落在袁术的手上  袁术就因为得到了传国玉玺  以后自己是天命所归  称帝后不久便被曹操、刘备等人的联军给灭了  …。

        刘易有心想去寻回传国玉玺  但是想到传国玉玺在枯井被孙坚寻到  但那是以后的事  这个时候  传国玉玺未必就已经随那宫女一起落入井中  那怕是遍搜城内的水井也是枉然  所以  便也没有命人去寻找  。…。

        董卓屯兵城外  这日  带了三千铁甲重骑  叩开城门

        董卓的行动很快  他在昨夜  便收编了一支何进旧部  这支何进旧部  刚好便是镇守城北城门的军马  如此  董卓也可自由进出洛阳城了

        董卓和何进  一直都有往来  那何进也是糊涂  把董卓看成是心腹  实则  董卓也早便借机拉拢收卖了不少何进的手下  所以  有何进旧部投靠董卓  那也是必然的事  在情理之中

        董卓带着三千铁甲骑兵进城  横行街市  弄得鸡飞狗跳  城内的百姓因为传国玉玺失踪  城内兵马搜寻而弄得人心惶惶  被董卓的兵马再这么一闹  他们便更加的恐慌了

        董卓带着兵马  肆无忌惮  居然直接闯进了皇宫  兵马陈列在朝堂大殿之外的校场上  百官敢怒而不敢言

        在朝堂上  董卓更是嚣张无比  霸道强硬  索要诸多好处  连袁隗  在朝中也压不下董卓

        董卓不用两三天的时间  便已经尽收何进旧部的兵马  袁隗因此而更加的势弱  他本来  还在商议着如何联合何进旧部再联同城守军一起对抗董卓的  可是  他没有想到  事情急转直下  以致使他原来打算联合城内兵马紧守城门不让董卓进城的计划不攻自破  而对董卓的咄咄逼人  袁隗几乎是没有招驾之功  。…。

        无它  袁隗现在的兵马  充其量不过是三、四万人  和董卓的二十万大军相差甚远  加上  袁隗作为朝臣  有一些规矩他还得要遵守  他不可能像董卓这样  直接领着三千铁骑闯进皇宫之内  他想和董卓对着干  可是  又摄于董卓的势力  这是他第一次  在朝堂之上处处受制于人的

        再加上  董卓动不动便是喊打喊杀  这也让袁隗胆怯  不敢轻动

        还好  袁隗苦等的援军也终于来了  并州刺史丁原  还有  被董卓摆了一道  在长安镇守的皇甫嵩将军  也领军回京了

        西园八校尉  现在已经完全掌握在袁隗的手中  由袁绍统领着  但是  在董卓大军没有出现洛阳的时候  这一支兵马  足可以控制一切  可如今在董卓的二十万大军面前  便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西园八校尉之一  下军校尉鲍信  他是原来鲍鸿死后  何进好不容易才再夺回来的一部兵马  现由鲍信统率  这个鲍信  虽然是一个武将  但是  却也非常有眼光  心有计略  也算是一个敢作敢当的枭雄级人物  他见董卓率着三千铁骑在城内横行  便对袁绍进言  说董卓心怀异心  可趁他进城的时候  尽起西园八校尉的军马  于城内将董卓斩之  但是袁绍可没有这样的敢略  只是以言词推搪之  没敢轻动  他又找到了司徒王允  但也是得到推托的言词  鲍信见状  顿感心灰  便引本部兵马  返家乡投泰山而去  。…。

        如此  近两年风头颇大的西园八校尉  也就差不多分崩离析了

        董卓见自己已经在朝廷上立威  所言之话  朝中文武百官无不摄服  便和女婿李儒商议  准备废帝立陈留王之事

        而李儒也认为  此事应该尽快解决  事急不能慢  因为  董卓就算在朝中已经立下威势  但是少帝始终都不在他董卓的手上掌握着  所定下之策  最终还得要少帝点同拟下圣旨才会生效  而更可虑的是  刘易暂时还能保持沉默  若刘易持帝之宠信  站到了朝堂之上和他董卓相抗的话  谁能够主持朝政还真的要两说  另外  并州军马到京  也给董卓敲响了一个警钟  他虽然已经收遍了何进大量的旧部  但是还有一大部份是不愿意投在他帐下的  那西园八校尉之一的鲍信便是一个例子  万一让袁隗真的可以联合上城内的各方兵马  那么在兵马人数上  也和董卓相差不大  最少也可以和他董卓相对抗

        所以  李儒便想到了一策  让董卓在京城新占的一座官邸里大排筵会  遍请公卿  待众臣都到齐饮宴之时  董卓便可以在场借机提出  少帝无主  识见不明  不是明君  提出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皇帝的建议  到时候  如果有人敢出言反对  便让刀斧手齐出  将反对之人立斩于席间  这样  便可以达到杀鸡敬猴  杀一儆百  让群臣震服  只要群臣不敢反对  那么  这废帝另立之事  全成矣  只要立了陈留王为帝  那么  刘易及新羽林军  便可有可无  而新皇  则用自己的人马护在皇宫  把刘易及新羽林军驱赶出去  。…。

        实际上  只要新皇帝一策立  便可以让新皇下一道旨圣  撤去新羽林军的编制  重新组建宫廷禁军  (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  您的支持  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2742_87583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