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女娲传说 > 第42章 石塔

第42章 石塔


夜色已逝,黎明将近。

        天之尽头,一抹圆月,映着迷蒙的夜色,即将西沉;半轮红日,和着微凉的晨风,即将升起。

        新的一天,就要来临了。

        几间小茅草屋前,6淳正一行人垂手而立,在此等候。

        不多时,一声轻啸从远处传来,四道白光浮动,就宛如蝴蝶流萤一般,四位银老者便来到了众人的面前。

        “我们出吧!”

        为的那位老者看了众人一眼,并未多言,便领着众人朝后山石塔的方向走去。

        后山,可简单化分为两个部分:竹林和石山。

        竹林和石山,分列两面,一面绿意盎然,一片岿然不动。

        两者格格不入,但却泾渭分明。

        6天和6天凤,这两个分别来自6家庄和南海6家的6家传人,以后的修行之所就在山上的那座石塔中。

        按照父亲所说,每一代选择进入后山修行的6家后辈子弟,都需要经过后山的考验,方可进入后山的那座石塔,修行6家祖传功法。

        而成功通过考验的标志,就是在小成人节前,不依靠或借助任何外力,达到武士之境。

        从父亲的只言片语当中,6天隐约知晓,在五百年前,在6家先祖还未曾消失之前,6家曾一度辉煌和鼎盛,选择进入这后山修行的家族子弟众多。

        自从五百年前6家先祖消失后,6家遭遇诸多强敌的侵袭,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内忧外患后,情况才稍微好转一些,逐渐稳定下来后,进入这后山修行的家族子弟也迅减少。

        而在最近二十年里,没有任何一个6家子弟再选择进入过这后山。

        这其中缘由,父亲并没有多说,只是叮嘱自己以后在此要好好修行,无需多想,为其他事情担忧,从而自寻烦恼。

        后山由四位尊者共同守护,据说这是6家先祖当年与四位尊者的约定。

        后山之中的这座山,可称之为内山。

        内山山路,由一条蜿蜒而上的小山道组成,众人觅道而行,度很快,未过太长时间,便来到了山顶之上。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塔。

        这座石塔,初时看不大真切,隐隐约约的,只能看到一到影子,仿佛是被某种阵法遮盖了一般。

        石塔前方,有一个石台。

        据一位尊者所说,此石台名为唤世台。

        石塔的开启,需要以6家后代精血为引,以唤世台为媒,辅以秘法,催动古阵,方可将之召唤显现而出。

        这古阵,名为四象门阵,据说是当年6家先祖所设。

        石台不大,呈圆形,看上去古旧斑驳,上面镂刻有上古先民生活的画像,周边有诸多虫鱼鸟兽环绕,其中最明显之处,有九道符文,拱卫中央。

        石台中央处,有一个凹下去的口子,就宛如一口泉眼。

        或许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的缘故,那些先民画像、虫鱼鸟兽、符文都不大清晰,看上去,有些很模糊。

        在四位尊者的指引下,6天与6天凤咬破食指,分别向里面滴下了一滴精血。

        四位尊者均面带肃容,出一声低喝,分列石台四方,他们暗运玄功,施展法诀,周身斗气缠绕,有四道白光浮现,化为四道光束,直接射入石台中央泉眼处,仿佛是受到了某种神秘异力的感召下,那两滴精血霎时之间就沸腾了起来,然后自主沿着台面上的九道符文向外延伸。

        与此同时,整个石台就仿佛复活了一般。

        石台上方,一副副古老的画面开始6续闪现,隐约中可见,有上古先民扛着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虫兽奔走,鱼鸟盘旋,有草木生长,风雪降临,有大山拔地而起,湖海奔流......各种古老画面一一浮现,而后又消失不见。

        九道符文在自主光,宛若龙蛇游走,从石台中央处延伸到台面边缘,一直到地面,然后又顺着地面一路向着石塔的方向蔓延而去。

        “唵!”

        就在这个时候,四位尊者身形斗转,口中出一阵道音,然后,他们迅腾空而起,盘坐虚空,分列四方,接着,他们法诀再变,周身斗气狂舞,在一声声低喝声中,手中也随之结出一道道法印,不多时,他们身后有四道法相显现而出。

        这四道法相,有些特别,它们既不光芒万丈,也不锋芒毕露,看其形貌,就像是一只只刚刚睡醒的小白象。它们有鼻子有眼儿,有头有脚,还有一条小象尾在空中优哉游哉地甩动着,其形态各异,身型巨大,如山似岳,身体立起来的时候,酷似一只大白猿。

        在四位尊者的操控下,四只小白象迅冲天而起,来到石塔顶端,位列四方,将之团团围住。到了此时,方才注意到,在石塔顶端,居然有一颗硕大的石珠。

        “四象门阵,开!”

        伴随着一声暴喝,在四位尊者的牵引下,那四只小白象就仿佛是从熟睡中彻底苏醒过来了一般,变得欢快起来,半空之中,低低的象鸣声四起,它们通体莹白,纷纷出一道道亮光,奔行穿梭,光影交错,而后,它们尾相连,彼此相互交融在一起,最后汇聚成一道光柱,向着石塔顶端那颗石珠涌入。

        那颗石珠骤然一颤,仿若蓦然惊醒,开始光热,点点神辉从石珠里面四溢而出,从上往下,依次笼罩,不多时,便与地面上那九道符文形成的光幕相互交融在一起。

        “咔嚓!”

        仿若有山石裂开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在众人惊异的表情里,这世间,仿佛有一道新的门户被打开了。

        光影里。

        一座石塔显现而出。

        这是一座让人无法想象的石塔。

        危,不可攀。

        此塔,一塔宽,九塔高,整个塔身都是用一种不知名的岩石打造而成,看上去,就仿佛是天生长在上面一般。它浑身上下都没有丝毫雕琢斧凿过的痕迹,一横一竖之间,飒飒如风,不着痕迹,宛若天成。它通体呈现一种古旧的金色,巍峨浩大,气势磅礴,就宛若一尊本不该存于世间的神物。

        其貌,见之以奇伟宏大。

        其势,能之以引动九天。

        其形,谓之以鬼斧神工。

        石塔共分九层,层层气势雄浑,磅礴大气,放眼望去,就宛如一座百万铜山匍匐在眼前。塔尖处,有一颗硕大的石珠,光芒璀璨,点点神辉从上而下依次笼罩,就像是将整座塔身都包裹在内了一般,无形中将之渡上了一层淡淡金色,显得神秘莫测,让人心生敬仰。

        而在石塔塔檐八角,角角神采飞扬,仿若用天然而生的龙凤塑雕琢磨而成的,浑然天成,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它们就好像是在自由浩渺的苍穹里,各展其神,各施其韵,龙乘凤翔。远远望去,当真像是一位要携塔而起、腾空而去仙子般,栩栩如生,亮丽无比。

        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莫过于镶嵌在石塔上方的那一块石匾。

        此石匾,浑身斑驳,通体莹白,看似方寸之间,掌指可握,但却古朴大气,若瀚海星河,广阔无垠。

        入眼处,三个盘大古字,状若银月,仿似一道鸿沟,横亘其上。

        此三个古字,古拙大气,宛若神纹密布,但不知道是用何种文体所撰写,难以辨识。看其字貌,俊朗飘逸,英姿飒爽,仪态自成,看其笔画,一笔一划之间,似银钩铁划,如龙蛇游走,若仙凰击天。

        真可谓是,此字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

        光影过后,显示出了它此刻的样子。

        古旧斑驳。

        它就像是在千年万年以前就已经来到了这里一般,历经风雨,饱览沧桑,但亘古长存。

        蓦然间,一缕道音轻颤,自前方那座石塔荡漾而来,它就仿佛是从混沌中走出,而后又归于混沌中去,恰似呦呦鹿鸣,宛若海角幽鸣,洗涤心灵,震颤心扉,让人通体舒泰,不由自主沉醉其中。

        微不可觉间,芊芊梵唱如影随形,仿佛从远古悠悠而来,而后又从远古悠悠而去,就如同古老的祭祀靡音,肃穆庄严,恢弘浩大,让人心生敬仰,顶礼膜拜。

        在道音与梵唱交织的某个恍惚间,不知为何,道音突然逝去,梵唱兀自终止,一曲战歌骤然响起,不期然而然地,一股苍老古朴的气息铺面而来,就仿佛是隔着无尽的时空,让人不禁有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让人心中陡然生出几经翻腾的热血和斗志的昂扬。

        红日东升,晨风徐徐。

        在朝阳的晨辉里,几道人影肃然而立。

        石塔依旧是那么的巍峨浩大,高不可攀,在清晨阳光的辉照下,它浑身都被镀上了一层层淡淡的金色,无形之中,更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或许,岁月的沧桑,早已斑驳了它本该有的青春韶华,但它那雄姿伟岸的身影,就宛如隔世的温火,依旧在延续着它那不灭的斗志与昂扬。悠悠之间,天地浩荡,仿似就连岁月都无法磨灭它曾经的辉煌与伟岸,在时光的河床里,它依然耸立,巍峨浩大,令人望之,就不由心潮澎湃,心有神往。

        它终究是残破了。

        但在古旧斑驳的光影里,它劫然长存。

        求收藏、推荐,求多支持!

        (本章完)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48845_1525492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