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清平天下 > 第一百六十六章上交税款

第一百六十六章上交税款


此时的白河,正是‘小孩骑门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继续说,那是火上浇油,很可能让大好局面的朔方商会‘倒塌’;换个话题,可怎么好意思开口呢?毕竟现在的气氛,尴尬的不行!

是而,白河只能待在原地,面呈犹豫不决之态。

李清也是阅历丰富之人,见到白河的这副样子,心中也明白了一二。

只见李清主动打破僵局,对着众人出言道:“你们前来,是想问关于北方贸易的事情吧?”

白河听后,一脸感激涕零之色。心中对着李清呐喊道:“大人,你可真乃我的父母也,懂我啊!”

李清并没有搭理白河,继续对着众人说道:“我这次出去,就是为了北方贸易之事而去的。

半个月之后,你们先弄批货物,送到相邻的广牧县和沃野县。

我在哪里,已经安排好了接应之人。

让他们拿着货物,先去草原上试一试。看看能挣多少钱?怎么定价合适?什么货物比较畅销?

然后,我们在精心准备下一次的货物。”

众人听后,一脸满意之色。

不仅没花钱,而且还把事情办成了!

漂亮啊!

这一趟,总算没白来。

李清大人,好官啊!

当然,也有心细之人,对着李清发问道:“大人,这第一批货物,大概需要些什么样的货物啊?我们没和草原人接触过。不太懂这些!”

李清听后,故作沉思之状。片刻之后,对其回道:“先弄点茶叶和布匹吧。记住,一定不要弄太好的,普通的货物就行。”

发言之人听后,对着李清一脸诧异地问道:“不用太好的?那岂不是只有很薄的利润。这一趟下来,我们这么多人,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图个什么劲啊?”

此时的白河,已经完全明白了李清的意思。

刚才,李清那一番‘慷慨陈词’,确实让白河摸不着头脑了。并且,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让其一时语塞。

但白河的商业眼光还是在这的。李清这么一说,他便知道什么意思了。

对于茶叶和布匹,草原人懂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有就不错了!

若你一开始就给草原人供最好的货,下一次,还怎么卖啊?

只要你下一次拿出次一等的货物来,草原人直接就不要了,而且,还不会和你在继续交易下去了。

因为草原人感觉你在骗他,哪怕你把价格压得很低。

生意,要一笔一笔的做,货,要一点点的提高档次。

这样,才能细水长流,财源滚滚啊!

于是乎,白河对着李清请示道:“大人,你公事繁忙。这种小事,就不用和他解释了。回去之后,我和他解释一番就行了。”

李清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向白河,并对其问道:“白族长,你确定你听明白了?”

白河微微一笑,轻声地说道:“大人是想细水长流吧?”

李清听后,微微地点了点头,看来,白河是真的明白了。

自己真的不用解释了!

送走了这些商人们之后,李清直接陷入了公务之中。

虽然日常的事务有佐官燕齐的帮助,但李清大体看一遍的时间还是有的。送到县衙的事情,对自己来说,可能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一家百姓来说,可能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自己的‘二遍审核’,是对百姓的负责。

再往后的三个月的时间里,李清每一天都是这样的,军营、县衙、田间,三点一线的奔波着。

......

在这个时代的行业,大体可以分为四种,即做官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也就是所谓的‘士农工商’。

做官的比较单一,只单纯的做官就行了。但其余三者,很多都是混杂在一起的。比如说,种田的人,在不忙的时候,可能会到经商之人的手下打工,挣笔‘快钱’,补贴家用;有一些经商的小商人呢,可能家里还有地,一边经商,一边种田;有一些打工的人呢,在农忙的时候,可能会去帮别人家收粮。

在朔方县,由于土地改革政策的实施和朔方商会的成立,增大了农民和做工者的收入,加快了商人的盈利速度。让‘农’、‘工’、‘商’三业,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县衙和疯狼卫中的空缺职位很多,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才能人士’,让两个机构得以快速的发展起来。

是而,在此时的朔方县里,形成了一幅‘农民有土地种,商人有商会带,做工的有工作,当官有希望’的大好局面。

又在李清的正确领导,燕齐、丁兴德、贺云、杨才郎的辅佐之下,整个朔方县,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之态。

在这三个多月之间,朔方县富裕起来了,每个人的脸上,皆挂满了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模样。

王俊贤对李清安排的任务,基本完成了。

同时,也快到年底了,到了朔方县向朝廷和王家交税的日子了。

交税,确实是每个大顺王朝子民的义务,但高额的交税,就不正常了吧。

然而,对于这高额征税一事,老百姓,各商家,各家族,那都是唯命是从之态。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样。

此时的李清,无力改变这种现况,只能奉命惟谨。

朔方县之人对李清这个县令的信服,大概都表现在配合上了。

仅用了七日的时间,朔方县的‘税’便征完了。而且毫无差异之处。

李清立即安排县丞丁兴德、县尉贺云、主薄杨才郎三人,带领着五十名衙役及一干民众壮丁,将税款送到临戎县的府衙之中。

为了确保安全,李清又安排黄天纵率领疯狼卫的三百人马,在暗中沿路护送。

并去信一封,请府衙派人照顾一二。

......

税款在路上,信却先到了。

是而,丰州府临戎县的府衙之中,府治大人高德才,同知大人王本生,判官大人李鸿,推官大人辛磊四人,再次聚到了一起,商讨朔方县的税款一事。

和二公子一派不对付的王本生率先阴阳怪气地说道:“这个李清,好大的架子啊。一个小小的朔方县县令而已,上交个税款,还让我们府衙出人迎接。

到底我们是他的上司,还是他是我们的上司啊?

我觉得,不能派人去,要保存我们府衙的威严,岂能容他使唤?”

二公子一派的李鸿,听到王本生的话语之后,眉头一皱,立即出言道:“王大人,你这可真是‘鸡蛋里挑骨头——无中生有’啊。

人家李清来信,也没说让我们出人迎接啊。

人家只是说,上交的税款比较多,请我们派人照顾一二。

怎么,这都不行吗?

我觉得,这是保证税款的正当措施,我们府衙,应该派人。”

王本生听后,眉毛一挑,立即不屑地说道:“多?他多个屁啊。他在朔方县的那些动作,还能瞒得过我们不成?

地都给了那些穷苦百姓,他拿什么多啊?

唉,尽心尽力的古家没了,今年朔方县的税款,难看喽。”

“辛大人,税款一事,一直可都是你负责的啊。这今年要是和去年的差距甚多,你的脸上,也不好看啊。到时候,你可一定要把真实原因禀告上去。有些人,不顾王家的利益,任人唯亲。并危害到他人的功绩,可不能轻易地放过他们。”唯恐天下不乱的王本生,对着一旁的辛磊说道。

辛磊自然明白王本生话中的隐晦曲折之意,只见其冷哼了一声,对着王本生说道:“税款一事,就不劳王大人操心了。干好你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强。”

其余两人听后,默不作声。

一场聚会,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会后,辛磊亲自带领着二百人马,出城迎接朔方县的税款队伍。

保证税款,才是辛磊此时最应该做的事情。

.......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任别人说的天花乱坠,都不如自己真真实实的看一眼实在。

当辛磊等人看到朔方县的税款队伍之后,瞬间惊呆了。

我去,咋这么多呢?

这李清,在朔方县里,是挖到金矿了?还是把所有家族的地窖搬来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但这表现的,也太厉害了吧。

光黄金白银,就整整两大车。比古盛在时,多了四倍都不止。而粮食,哪更是十倍之数。

这李清,不简单啊,是个能人!

就在此时,丁兴德也看到了来者的相貌,赶紧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一脸恭敬地样子,对其说道:“下官朔方县县丞丁兴德,见过辛大人。”

辛磊低头一看,有点眼熟,不像是假的。

便对其问道:“你们的县令大人呢?”

这个问题,在来之前,丁兴德就想好了。

是而,丁兴德连忙回道:“禀告辛大人,我们的县令大人说,这一次的税款有点少,他没脸见你。故而,此时正在朔方县里,努力的督促百姓们,挣钱交税呢。”

辛磊一听,面带笑意。

这态度,很好!

这表现,很好!

这税款,更是很好!

这个李清,很不错啊,这朔方县,也很不错啊!

于是乎,辛磊对着丁兴德说道:“你们的县令大人,可真是尽职尽责啊。你回去告诉他,他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很满意!”

丁兴德听后,心中是大喜过望。

别看辛磊的官职不高,但在这丰州府中,他说一句话,是最管用的。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就说明他对李清的做法很满意,对朔方县很满意。

能得到他的肯定,嘿嘿,朔方县的繁荣昌盛,指日可待啊。

朔方县都繁荣昌盛了,那么,我们这些朔方县的领导者们,怎么能不跟着加官进爵呢?

想想就是爽歪歪啊!

心里高兴归心里高兴,丁兴德的脸上,依然还是那副恭敬样子。

只听他对着辛磊回道:“辛大人,你可不能这么夸我们朔方县啊。

我们会骄傲的!

再说了,我们的尽职尽责,主要也是因为府衙的诸位大人领导的好啊。

尤其是辛大人你,不辞辛苦,多次指点我们...”

说起奉承的话来,十个白河也不及丁兴德的一半。

幸运的是,辛磊不是李清,这些话,他听的很享受。享受到已经忘记了他是来干什么的程度了。

半个时辰之后,辛磊心满意足,亲自带着朔方县的税款队伍,回到了临戎县。

随着辛磊的一声令下,府衙仓库大门大开。

朔方县众人和府衙仓库众人做了交接,将税款一一清点入库。

回到自己府邸之后的辛磊,立即下令将临戎县的县令叫来。

临戎县县令,姓钟名雅达。

其刚来到辛磊的面前,便被劈头盖脸的训了一顿。

占据丰州府内最好的县,上交的税款却没有朔方县的一半多,丢人不?该骂不?

钟雅达无奈,只能一边唯唯诺诺的称是,一边在心中怨恨李清等人。

不知深浅的小子,刚一上任,就整些‘花花样’。

今天,你让我难看;改日,我定然让你十倍的偿还回来。

......

今年朔方县这大量的税款,再加上辛磊的从中说话,一时之间,李清进入了王家家主王永腾的眼中。

在知道李清是二公子王俊贤拉拢的人之后,王永腾的脸上,更是露出了一丝罕见的笑容。

这些年,俊贤做的越来越好了,一点也没有让自己失望!

身为王家的嫡子,必须要做到‘会看人,会用人’。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若连这点都做不到的话,别说家族继承人的位置了,就算是家族的主要产业,都不敢交给他打理。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屹立于天下之间,善于用人,是根本之策。

......

转眼之间,又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

这可是整个中原地区最热闹的节日了。

由于边疆无战事。故而,朝廷下令四方:各府军中,均可以让一部分将士回家探亲。

一是有利于促进各地的经济发展;二是节省了这几个月的军俸。

一举两得,必须为之。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97072190_7404637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