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清平天下 > 第一百三十八章不信

第一百三十八章不信


大顺北方的草原势力,经‘四雄’互战之后,已经是元气大伤了。而且,现在的草原,还是个一分为二的局面。没个两三年的时间,是休养不回来的。

同时,这双方各自休养着,在不断地相互试探着,积攒力量,为一统草原的大业,殚精竭虑的准备着。

在此种情况之下,大顺王朝的北方边疆,在这几年之内,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了。因此,天横关内的全体将士,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只需做一件事情即可——休息,然后静静地等待着。

等待着武煜城率领大军回京,等待着朝廷的论功行赏...

凡事皆讲究一个‘刚柔有度’,过刚易折,过柔易靡。更好的休息,才能保证将士们拥有更好的积极性和战斗力。同时,朝廷的论功行赏之事,急不来的。至少也要等武煜城率领大军回京,和陛下详细地禀告一番,然后在朝堂之上,经过众臣的商议,最后才能敲定下来。这一套流程,没有三个月的时间,是下不来的。

在回京之前,武煜城有两件事情必须要做。

第一件事情,将力猿部等部落首领进京朝拜陛下之事安排清楚了。

此事看起来比较繁琐,但做起来却是很简单的。

因为此事是朝廷高度重视之事,同时,也是弘扬大顺王朝国威之事。只要还承认自己是大顺王朝的子民,对于此事,那便是极度赞成的态度,不敢有丝毫的异心。因为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弄砸了,丢的是所有人的脸。故而,哪怕世家大族再阴险,再想阴武煜城,也不敢在此事上‘动手脚’。

毕竟一个弄不好,那就是千夫所指的罪人啊!这代价太大了,那个世家也承受不起。

第二件事情,将回京的人马安排妥当。

此事看起来比较简单,一声令下,走就行了。但做起来却是相当复杂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带谁走?留下谁?

虽说此时的草原之上,是混乱不堪的局面,但大顺的北方边疆,依然需要大量的人马驻守。要不然,草原上的这两个南北大汗,就没心思内战了。定然会兵合一处,集合南下。

无论什么时候,边疆地区,都要有相应的威慑力。所以说,天横关内,还是需要留下几名将领的。

谁都知道,留下来的人,前途无望。只能是日日夜夜的驻守着边疆,望着天空流泪。

谁愿意留下呢?

与此同时,这一次回京,是凯旋而归。回京者,定然会受到朝廷的重视和百姓的爱戴。这是前途无量啊!这个时候,谁能不心动?

战场上的拼死作战,所希望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经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武煜城想到了一个办法,时间紧迫,命由天定。

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回京的将领名单。

说做就做!

片刻之后,众将到来。经过了武煜城的一番诉说,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抽签!

仅用了半盏茶的功夫,抽签的结果便出来了。秦春风,林元嘉,雍向晨等人,皆在回京的名单之中,而王克敌,却在名单之外。

这就是运气,这就是天命,谁也违背不了的!

王克敌对此结果,面无表情。既然同意了用这种方式来决定回京的人选,那出了结果之后,就别抱怨了。

男人,自己选的路,流着泪,也要将他走下去!

当天下午,武煜城的回京大军便带着力猿部等部落首领及亲信,出发了。

王克敌站在城墙之上,眺望着南归的队伍。

心中,响起了武煜城临走前的叮嘱:“克敌,你就放心吧。你的军功,一点也不会少的。在这天横关里,好好的练兵。有机会的话,我会把你调回去的。几年之后,我们的大军将再次北伐,你我一起,马踏草原。”

就在此时,王克敌的身边,出现了一个矫健的身影。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武煜城最看好的人,李清。

至于他为什么没跟着大军回京,众说纷纭。

有人说,武煜城怕李清的锋芒太露,还需要将他在隐藏一段时间。

有人说,李清做事,虽然效果不错,但目无朝廷,武煜城不喜欢他了。

有人说....

不管别人怎么说,李清自己心里十分清楚,武煜城的安排,是多么的妥当。

“师兄,别看了。能留下来,未必是件坏事!”李清对着王克敌劝道。

王克敌的目光,依然还在远方。头也不回的对着李清说道:“我知道,你不用劝我了!我就是想在这里看一看。”

“哦,那要点酒吗?这个时候,一坛美酒更能体现出你的‘范’来。”李清再次说道。

王克敌依然很坚定的看着远方,说道:“不要,我怕我喝了会哭。”

“大虎子,赶紧把酒拿过来。”李清对着城墙的某处喊道。

不一会儿,葛虎拿着两坛酒,怀里揣着一只刚刚出炉的烤鸡和一包花生米,来到李清的面前。开口道:“清哥,按照你的吩咐,都准备好了。咱们开席?”

李清说道:“哦,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回去?我没听错吧?费了这么些事,竟然没我的份啊!清哥,你这也太不仗义了。”葛虎心中暗道。

但其一抬头,看见了前方的那个挺拔且忧郁的身影,感觉这世间,还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故而,乖乖地听从了李清的话语,将东西放下,然后悄悄地退了下去。

看在王克敌将军的心情极度不爽的份上,清哥,这笔账,咱俩以后再说。

李清打开了包着烧鸡的油纸,一瞬之间,整个城墙之上,都充满了烤鸡的香味。

与此同时,李清又将一颗花生米放到口中,嚼了两下,对着王克敌说道:“师兄,来一杯吧!也算是为师弟我饯行了。”

听到‘饯行’这两个字,王克敌回过头来,对着李清问道:“饯行?你不好好的待在这天横关内,要去哪里啊?”

李清给王克敌满上了一杯,推到对面,对着王克敌说道:“我啊,当时是高升了!凭我这么优秀,怎能光待在这天横关内呢...”

“好好说话!”王克敌喝了一口酒之后,及时地打断了李清的侃侃而谈。

李清调皮的吐了一口舌头,对着王克敌说道:“我要去朔方府了。那里缺一个折冲都尉和朔方县的县令。我全干了!”

王克敌听后,若有所思。

这个安排吧,有点......

大顺王朝的行政区,分为州府县三级。州下有府,府中有县。州设刺史,府设府治,县设县令。通过刺史,府治和县令,来管理治下的百姓。

又因为县,府,州的地域不同,重要程度不同,故而,刺史,府治和县令的级别也不同。

有的刺史是正二品上的高官,但有的刺史,只是正四品下的官员,这其中的差距,可见一斑。

朔方县,归于丰州府麾下。而丰州府,是并州最大的,最北方的,最穷的,最不受重视的一府。共有广牧、临戎、沃野,朔方四县。虽然地域宽广,土地肥沃,但其民风彪悍,实乃不良之地。

朔方县的县令,乃最差的那一级,为从七品下的品阶,和军队之中,一个团中的参军相当。朔方府的折冲都尉,最多也是一个正五品下的官职,相当于军队之中的副卫率,按照李清的军功,这个封赏,不值一提啊!

但片刻之后,王克敌便想明白了。

这笔账,赚了啊!

赚在哪里?当然是朔方县县令一职。

丰州府折冲都尉,正五品下的品阶,虽然品阶很高,但其属于边军,是军职,前途渺茫。而朔方县县令,从七品下的品阶,但其属于地方性行政长官,前途可期。只要做出点功绩来,那便是升迁有望啊!

同时,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

官场之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没有地方上的从政经验的人,是不能当相国的。”

当了朔方县县令,便进入了官僚体系,有了地方上的从政经验,那是可以当相国的。而单纯的军职,升的在高,最后也只能像诸葛无敌一样,当一个大都督。虽然也是位高权重之人,但和相国的位置比起来,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其中的‘道道’,非官场中人,无法熟悉啊!

武煜城,看似对李清极度的不重视,但实际上,最重视他了。这是奔着培养相国去的。还不算重视吗?

虽然李清也失去了百姓爱戴和朝廷重视的机会,但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也算是亡羊得牛了!

当然,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草原上的这些部落和交换回来的四万中原人,全都安置在丰州府。

李清和他们这些人的关系都很不错,到这里任折冲都尉,众望所归!

想到这里,王克敌再次满上,端起酒杯,对着李清说道:“师弟,恭喜啊!”

李清举杯,说道:“同喜!”

一饮过后,李清对着王克敌说道:“师兄,为什么是你留下来,你知道吗?”

王克敌听后,坚定地说道:“这是抽签的结果,我不会耍赖的。”

李清听后,微微一笑,对着王克敌说道:“这里就在咱俩,你和我说,你信吗?”

“不信!”王克敌思索片刻之后,吐出了这两个字。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97072190_7428564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